神农创耒传说
市级
第七批
民间文学
耒阳市农耕文化博物馆

神农创耒传说.png

耒阳神农广场神农雕像


神农创耒的传说历史悠久,《补史记 · 三皇本纪》载:“斫木为耜,揉木 为耒,耒耜之用,以教万人,始教耕,故号神农氏。”《曾子 · 轻重篇》云: “神农作种五谷于祺之阳,九州之人乃知谷食。”《齐民要术》序记录:盖神 农为耒耜,以利天下。从这些历史记载可以看出,在三皇五帝时,神农创耒传 说就已经诞生,口口相传沿袭到现在,对当地人民的文化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。 


神农创耒传说2.png

耒阳农耕文化博物馆


神农创耒的传说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传奇色彩,在其流传中主要有两种说法: 


第一种传说:耒阳是中华鼻祖神农发明耒耜之地。炎帝因创耒耜而称“神农”,相传炎帝经常驾一叶扁舟, 从长江出入洞庭,采集五谷, 教民耕种。他上溯湘江,采药 衡山下,日遇七十毒而不辍。 炎帝溯水而上,来到一片山水 肥美的地方(即今耒阳境内), 受到部落子民的欢迎,并与他 们一起打猎播种,在此受到“野 猪拱土”启发,发明耒耜,从 此带领部属从游牧生活转为农 耕定居生活。 


第二种传说:炎帝为了改进耕播和种植方法。有一天炎帝手下垂来到被耒 阳人叫做“金线吊葫芦”的地方,看到一个中年汉子,正用一根木棍撬开石块 捉蟹,炎帝走过去,接过木棍,连撬几块石头,发现比手扳省力多了。炎帝随 手把木棍往土块上一插,再一撬,那板结的土块立即松散开。 


神农创耒传说3.png

耒阳农耕文化博物馆里的神农创耒泥塑


炎帝大喜过望,立即叫垂和那捉蟹的中年汉子一起过来,研究用木棍撬土 之法。几经试验,略弯曲的木棍比直木好使,下端尖利的木棍更易入土。这时, 几只肥蟹舞着大钳,一会 儿就在泥土中扒了一个洞。 炎帝灵机一动,如果木棍 下端也做成蟹钳一样的尖 叉,松起土来一定更顺畅。 很快,耒耜的雏形创造出 来了。 


为了制造更多的耒耜, 捉蟹汉子和他的伙伴们进入一座座深山老林,都很难找到合适的曲木。面对一大堆不规则的木料,扳来 压去,也做不成满意的耒。


炎帝一时无策,信步来到做饭的灶火前,见一位大嫂把湿木塞进火里,那 湿木在大火烘烤下自然弯曲了。炎帝立即叫垂架起火堆,一边烘烤,一边按人 的意愿弯曲,一柄漂亮适用的耒造出来了。这就是“揉木为耒”。炎帝亲自使 用耒耕作,不断改进,不但定准了耒的长短尺寸,还把下端尖叉改削成上宽下 窄的锋面耜。这就是“斫木为耜”。 


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创举,炎帝神农氏遂将这条神奇的河流命名为“耒水”, 并加封为推广耒耜立下巨功的垂为“垂神”,捉蟹汉子为“耒神”。到秦始皇 统一全国实行郡县制的时候,便将耒水流域的广阔地区置为“耒县”。这一独 具特色的县名,沿用了千百年,直到今天,仍然恒久不变。


神农创耒传说4.png

老师向学生讲神农创耒的故事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