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岳祭茶大典:上祭
南岳祭茶大典又称南岳春茶祭典,当初是茶农们在每年清明前采摘新茶时 举办的茶叶采摘祭典活动,以祭祀茶祖神农氏,祈求新茶丰收,茶品上乘为目的, 后逐渐发展成中华农耕祭祀文化的组成部分,主要活动范围在南岳区境内。
南岳祭茶起源于唐天宝年间,明周高起在《洞山芥茶系》中写道“又唐天 宝中,稠锡禅师,名清宴,卓锡南岳。涧上泉忽迸石窟间。字曰珍珠泉。师曰: 宜瀹吾乡桐庐茶。爰有白蛇衔种之异。南岳产茶不绝,修贡至今。方春采茶, 县令躬享白蛇于卓锡亭,隆厥典也。”“隆厥典”即为采茶祭祀。明代以后, 南岳祭茶与朱子理学结合,其社会地位和文化作用进一步得到提升。历代官府 的不断参与和南岳儒、释、道三教共存共荣的独特文化背景,使这一民俗祭祀 活动逐渐融合了官方祭祀,宗教法会,敬天祭祖等各种传统文化,发展成为中 国农事的重要祭典活动。
南岳祭茶大典:开山
南岳祭茶大典每年 4 月下旬到 5 月初举办,由湖南省茶业协会、衡阳市人 民政府主办,省、市、区主管茶叶或农业生产的各级官员,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福建等主要产茶地的茶业界人士参与。现已纳入每年中华茶祖节湖南区活动之 一,为南岳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品牌。
南岳祭茶大典:送茶
南岳祭茶大典首先是开山仪式,开山仪式在锣声和幡旗的引导下,参与祭 茶大典的各界人士和茶农们沿传统路线进入南岳高山茶园,随着茶农的开山号子响起,人们按照古老的仪规,敬献鲜果,敬献三牲,宣读祭文,礼拜茶神, 酒祭山神。随着民间歌手唱响“岳北山歌”,采茶女开始在晨露中采摘当年的第一叶春芽,并作为“圣茶” 被恭送到山下的南岳大庙进行 祭祀。其间,要按照传统,使 用香楮等祭品,以示敬天;使 用簋、爵、炉等为祭器,以示 尊神;以锣鼓号为祭乐,以示 唤醒神灵。开山仪式结束后, 将刚采摘制作好的头班“圣茶” 送至南岳御街牌坊,由主管农 事的县级官员转交给南岳大庙棂星门前的市级官员,穿过古代只有皇帝或特使 才能通过的魁星阁、正南门、御碑亭,将圣茶传送到嘉应门前等候的省级官员 手中,再由省级官员将圣茶敬献在主祭台上。此时的南岳大庙正殿前坪,五岳 旌旗迎风招展,代表“茶祖、茶神、茶人”的炎帝神农氏、圣帝祝融氏、茶圣 陆羽神位分列而立,来自佛道教的高僧高道宝相庄严,古乐与诵经声回荡庙堂。 参加南岳祭茶大典的嘉宾行礼上香后,由儒家代表宣读并焚烧祭文,由佛、道 两教的高僧高道为圣茶诵经加持,儒、释、道、三教用各自的方式表达着对南 方之神的敬仰,对新茶丰收的期盼,对茶和天下的祈愿。最后,与会嘉宾遵循 祭祀仪规依次取得圣茶后上正殿敬茶,祈求茶品上乘、天下富足。
南岳祭茶大典:献祭
南岳祭茶活动是农耕文化的活化石,是南岳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 表现形态,是南岳民俗文化,艺术传承与发展的载体。它承载着南岳文化,湖 湘文化甚至中华农耕文化许多重大历史信息和原始记忆,把大量古代农耕祭祀 的礼仪保留下来,成为南岳文化传统得以保持和延续的重要因素。同时通过祭 典活动,将岳北山歌、三教同祭、古法制茶等传统文化完整地保留下来,使其 得以传承与发展。项目保护单位为南岳区文化馆。